農場莊園規劃設計:家庭農場的運作模式及發展方向
背景回顧:
2014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培育****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2014年2月24日,農業部下發了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從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重要意義,把握家庭農場的基本特征、工作指導要求、管理服務制度、相關扶持政策、社會化服務、人才支撐政策、家庭農場的聯合與合作等十個方面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
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全文公布,****提出"家庭農場"概念。并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
"家庭農場"在我國還屬于一個新概念,也引發了社會各界很多的疑惑和不同的解讀。在本文中,其中幾個比較核心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梳理和分析。
一、農場莊園規劃設計——概念釋義---什么是"家庭農場"?
1.目前在國內官方或通常對"家庭農場"的定義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轉土地,從事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業生產,并以農業經營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維基百科對"家庭農場"給出的定義是:"由家庭擁有并運作的農場,通常世代相傳,是人類歷史大部分階段及當代發展中國家農業經濟的**基本組成單位"。
3.而農業強國美國的司法部門對"家庭農場"的解釋是:"生產銷售農產品,其數量需足以使得農場****社區認可,以區別一般鄉村住宅;能夠獲得足夠的收入(包括通過非農職業所得),以支付家庭和農場運作費用,償還債務,維持不動產;由經營者管理;經營者及其家庭可提供數量可觀的勞工;忙季可使用兼職勞工,并擁有合理數量的全職勞工"。
由此,我們得出以下初步結論:
1."家庭農場"在過去、當今及至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各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基本的經營形式和組成單位之一。
2.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經濟水平仍處在發展階段,部分地區還非常落后,十八大提出要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基礎上,豐富和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為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3.同時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包括"家庭農場"在內的各種創新的現代農業經營形式,在我國是一個新事物,在政府宏觀指導的基礎上,我們應廣泛學習和借鑒其它國家或地區,尤其是北美、歐洲以及和我國在地理、資源、文化等方面都比較相似的日本及臺灣地區的"家庭農場",在生產、管理、營銷及農產品作為商品在經營策劃和產品設計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和****案例,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在不斷的嘗試、實踐和糾錯中得以發展壯大。
二、農場莊園規劃設計——"家庭農場"的收入來源有哪些?
"家庭農場"的官方概念中提出:農業經營收入為"家庭農場"的主要收入來源。這里所說的"農業經營收入"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生產收入
主要通過對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高粱、薯類等)、飼料綠肥作物(苜蓿、紫云英等)、水果(蘋果、梨、桃、葡萄、香蕉、芒果等)、蔬菜(土豆、白菜、蘿卜、蓮藕、大蒜、西紅柿、黃瓜、辣椒等)及其它經濟作物(棉花、油菜、大豆、花生、咖啡、茶葉、桑、麻等)的種植,及禽畜、水產的養殖等,經政府收購或市場交易而獲取的報酬。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資源條件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均,很多地區屬于非常簡單初級的傳統農業生產。盡管國家始終大力支持農業發展,多年來出臺了很多惠農的政策法規,但作為單個的家庭農場來說,受到諸多自然條件(氣候、土壤、雨水)、生產資料費用上漲、農產品行情信息不暢、****組織的指導和協調缺乏等因素的影響,收入不穩定、可控性差,且利潤微薄。
2.農產品加工收入:
以磨米/面、油坊、釀酒及水果、禽、畜、蛋、奶等的初級加工,制造產品,獲取報酬。
由于規模、技術設備、****度有限,通常都是為大型****的加工企業提供初級原料或村域范圍的簡單經營,賺取的大部分是辛苦錢。
3.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收入:
家庭農場主在日常勞作之余,利用自家和周邊優美的生態農業鄉村景觀(果園、菜地、糧田等)和民居,突出其鮮明的鄉土烙印特點,設計出各種參與型的農趣活動和農耕文化體驗產品,點對點的給城里人提供安全健康的農產品,提供傳統地道的鄉菜和拙樸野趣的鄉居。這將成為"家庭農場"除直接的農業生產收入和農產品加工收入之外的又一重要經濟來源。
三、農場莊園規劃設計——單體的家庭農場如何與市場對接?
"家庭農場"的官方概念中提出:"家庭農場"從事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業生產。
農業現代化經營方式中的"家庭農場",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糧食購銷合同的供給方,它同時也是一個需求方,"家庭農場"有條件將生產經營鏈條拉長,逐漸形成植物鏈、動物鏈、加工鏈、生態鏈的不斷轉換。因此,依靠農業科技、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等方式,提高和增加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附加價值,延伸經營鏈條應該是主流。但現在我國正在務農的農民年齡普遍偏大,對于他們而言,很難接受新理念、學會過高的農業技術。
因此,我們認為,在一些不太適合大農業生產的地方,或許依靠優美的鄉村自然景觀和觀光體驗農業,把城市居民的參與、體驗、休閑、嘗鮮結合進來,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方式,相對規;、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經營方式,更容易推廣。
四、農場莊園規劃設計——我國發展家庭農場都有哪些類型?
"家庭農場"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氣候、環境資源、經濟發展狀況差異很大。我們從地理環境、大農業資源和經營方式等經營角度,對今后在國內可能會發展起來的"家庭農場"的一些主要類型進行簡單的盤點和說明:
1、根據地理環境的差異
(1)都市型家庭農場
位于都市邊緣的"家庭休閑農場",其區位好、交通便利;農場主有較為****的能力;自然條件優異,基礎設施完備,主要滿足城市居民休閑放松,提供養生、生態教育、欣賞田園風光的服務。
(2)過渡型家庭農場
位于城市"衛星"的鄉鎮,以設施農業為主要經營業態;區位好、投資大、希望和風險并存、可以建立新的經營模式、可以培育消費者新的觀念,不會受限于傳統農業的舊觀念,吸引消費者以更高的價格購買新創意農產品。
(3)鄉村型家庭農場
更趨向于傳統農業文化,屬于體驗型的農業;著重展示鄉村具有的傳統文化、鄉村****的特色農業、鄉村的傳統節慶等;基于繁榮鄉村經濟、傳播農耕文化的同時,承載著建立特色鄉村、提升農民社會地位的任務。
(4)偏遠型家庭農場
一般遠離城市、交通不便、人口****、農業資源結構較單一、農業用地成規模、污染少、生態資源保護較好,適合發展較大規模、單一品種、集約化、機械化的"家庭農場";發展突破口是: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利等)、品種改良。
2、根據大農業資源的區別
可分為五種類型:家庭農場、家庭林場、家庭牧場、家庭漁場及其它類型(如:家庭果園、家庭菜園、家庭茶園、家庭咖啡園、家庭藥材園、家庭菌園、家庭花園、家庭桑蠶園、家庭苗圃、家庭養殖園等)。
3、根據經營方式的不同
(1)單純生產型
單純生產型的"家庭農場",以農產品的種植、養殖為核心,以出售初級農產品為主要經濟來源。
(2)參與互動型
參與互動型的"家庭農場",利用農業景觀、自然生態和環境資源,結合農、村、生產、農業活動、農業文化及農業生活,提供出農產品以外的互動參與,結合農業生產、農村生活和農產品加工等于一體的家庭農場,如:家庭觀光農場、家庭教育農場、家庭休閑農場、家庭加工農場等。
總之,無論哪種"家庭農場",均具有明確的邊界范圍、良好的農業景觀、較為便利的交通和農舍,都具備向旅游休閑延伸的基本屬性。
--------------------------
天成****景觀策略規劃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直屬****設計所
電話:0755-83282030